全国等级考试资料网

德语读写辅导:翻译中地名

分类: 德语  时间: 2023-07-06 09:23:01  作者: 全国等级考试资料网 

引 言

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每年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观光旅游,他们来中国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游览我国境内着名的风景名胜古迹,了解各地的风 土人情。因此,对涉外旅游的从业人员来说,地名的翻译就显得十分重要,无论是导游员的讲解还是外联人员业务函电中都经常需要用到。翻译陪同需要告诉客人 “此为何地”及 “此乃何物”,而外联人员也需要向客户介绍清楚旅游线路的安排。本文中所指的地名,主要包括全国各地的各级行政区划的名称以及各个景点的名称。本文重点讨 论汉语地名的德语译名,分析各种翻译方法及其应用。

1. 翻译的方法与地名翻译翻译是用一种语言(译语)的文本来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的过程,即语言符号转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语的符号被转换成相 应的译语的符号,并为操译语的人所理解。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在翻译过程中就应注意等值的问题。严复所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其中“信”就是指翻 译的等值性,即译文正确表达原文中的信息。因此,翻译实践的中心问题就是寻找译语的等值成分。根据翻译过程中所追寻的等值的不同层次与级别,可以将其归入 不同的类型。以下例举常用的几种翻译类型:语音翻译:是译文和原文在语音上等值的译法。跟据音译的规则以译语的书写记录方法来记录原语的读音。译文力求保 持原文的读音,但在字型上则保留译语的特点和习惯。例如将法语单词 bureau 译成德语的 Büro。在汉语中也有许多这样经语音翻译而得的词,如咖啡、沙发、坦克等。字型翻译:是按字型学原理,译文与原文在字型上等值的译法。对于使用相同字母 书写系统的语言而言,其相互间的字型翻译究其根本就是转写的过程。其实,这样的字型翻译就是译语使用源自于原语的借词的过程。例如英语中的 computer 一词在德语中仍写为 Computer。汉语和西方拼音语言之间字型翻译极为罕见,原因即在于文字之间差异太大。(当前有些汉语的专业文献中在引用人名或一些专业术语时,往往 直接以字母拼写而不用汉字。但这只是权宜之计,未经汉化,不用汉字来书写,这些词是永远进入不了汉语的。)以上两种译法,是以原文的读音为基础和出发点的 (字母本身也是一种表达一定发音的符号),等值性在词汇层次上的翻译方法,因此一般亦可概括称为音译。与音译不同,有些译法不考虑原文的读音,而以其所表 达的意义为基础和出发点追求译文的等值性,故通常称为意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逐字翻译:顾名思义,是以单个词汇为单位追求等值的译法,可以理解为词汇 层次上的意译。直译:始于逐字翻译,在词汇上保持等值,但在语法结构商也追求同原文的对应。其等值性可位于单词和词组的层次上。语义翻译:是追求译文全文 与原文全文在所表达的意思上等值的译法,也是日常工作中应用最广的译法。除了字、词、句等语言单位要求等值,语义翻译通常还需考虑不同的语境关系,以期达 到在篇章层次上的等值。以上所列举的三种意译的方法,其差异可通过下面这个例子来说明:英语原文: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 (下着倾盆大雨。)德语译文:Es ist regnend Katzen und Hunden. (逐字翻译)Es regnet Katzen und Hunden. (直译)Es regnet in Str?men. (语义翻译)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 语义翻译是等值层次最高,难度最大的译法。通常翻译中一般都采用语义翻译。但对地名翻译而言,由于原文本身就是单个单词或词组,等值性也仅限于此,所以语 义翻译反而较为罕见,而以音译,以及意译中的逐字翻译和直译。一般说来,在西欧语言(英、法、德、西、葡等拼音语言)之间的地名互译比较简单,以字型翻译 为主。这是因为这些语言都使用相同的字母系统(拉丁字母),在字母这个层次上符号是通用的。所以一门语言可以不加改动(或只做很小改动)地使用另一门语言 的一些词。譬如法国首都巴黎,在法语、英语和德语中都为Paris,尽管发音有所不同,但在字型上是完全一致的。有时,这种字型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原词做 少许改动,通常这样的改动是以符合译语的正字法规则为目的的。例如伦敦这个词,英语中为London,德语译词采用了转写不误的办法,但到了法语中则须写 成Londres。不仅是城市的名字,有些景点的名称在西方语言中也是可以这样借用的。例如着名的巴黎圣母院,法语中为 Notre Dame,英语、德语都可以直接借用。前面说过,西方语言之间之所以能这样互译,是因为它们有着相同的字母(书写)系统和相似的读音规则。作为表意语言的 汉语,在书写上和发音上都于西方语言有着显着的区别,因此在翻译地名时,一般不能采用字型翻译,而要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找出最确切的译名来。

2. 我国行政区划的翻译我国现有的各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包括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县(区),都可以采用音译。由于现在实行了汉语拼音方案,因此这类地名 中的绝大多数都可以用类似字型翻译的拼音法,直接引用拼音的写法来翻成德语。但由于汉语拼音只是汉语的注音手段,而非汉语的文字,所以这种方法不是真正的 字型翻译,而只是一种具有汉语特色的音译方法。为了使译名易于为外国人接受,一般可以省略四声的变化。理论上所有的行政区划的名称都可以采用拼音法来翻 译。举例如下:上海 Shanghai 苏州 Suzhou浙江 Zhejiang 松江 Songjiang在某些场合(往往是比较正式的场合),汉语在提及上述地名时需对这些地名加上其行政区划的级别,此时,在翻译中也要相应的加上这些词的 翻译:省 Provinz (直辖)市 (regierungsunmittelbare)Stadt自治区 autonome Region 县 Kreis例如: 上海市 die (regierungsunmittelbare) Stadt Shanghai苏州市 die Stadt Suzhou浙江市 die Provinz Zhejiang松江县 der Kreis Songjiang另外,汉语中同音字较多,特别是忽略了四声以后,同音的现象更易出现。这时需要用一些变通的办法,例如,参考由赵元任等人所创的国语罗 马字拼音方案将陕西写成Shaanxi,以便同山西Shanxi相区别。这样直接运用汉语拼音的拼音法,较为直观、简便,只要能掌握汉语拼音即可得到正确 的译名。对外国人而言,因为中国的地名多为双声词,这样的拼音法译名也比较简洁,易于他们理解和记忆。而且,拼音法由于实现了地名和译名之间的一一对应, 也可使译名规范统一,是行政区划较理想的译法。

有些地方,除了可以用拼音法外,还能采用其它种类的音译法,这些译法主要也是以汉语的读音 为基础,但同时也照顾到了德语的读音习惯,其实是一种谐音法。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1)历史上,南方沿海的某些地区对外交流较内地为早,而且那里的方言势 力又较强,以致于当时的译者依照当地方言的发音来译地名,例如:厦门 Amoy 广州 Kanton 香港 Hongkong还有的地方,随着历史的变迁,汉语地名本身有了较大的变化。现行的汉语名称与其译名之间已没有直接的联系。例如澳门(Macao),在明 代葡萄牙人刚在当地居留时叫做壕境(Oquem)或壕境澳。澳在此是船口,港口的意思。后因当地有南台、北台两山为门户,故称澳门并留传了下来。而现行的 译名(Macao)来自于葡萄牙语,源于中国民间的“阿妈”,即天妃,传说中保佑航海的女神。2)一些地方较早为外国人所熟悉,而当时尚未有统一的汉语注 音法,因此便按照外语的书写习惯来拼写译名。例如:北京 Peking 南京 Nanking青岛 Tsingtau 重庆 Tschungking这样的译法也适用于其他地名的翻译。对德语来说,有些汉语拼音的字母或字母组合有相对应的固定形式。例如:-jing --> -king (Beijing --> Peking) -zh --> -tsch (Hangzhou --> Hangtschou)-ong --> -ung (Chongqing --> Tschungking)sh- --> sch- (Shanghai --> Schanghai)gui- --> kwei- (Guilin --> Kweilin)3)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通常也采取音译,但此时的原语并非汉语,而是当地的少数民族语言,我们在地图 上所见的这些地方的名称,其实也是音译的译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我国的民族团结。属于这一类的译名有:(括号中为意译的译名)拉萨 Lhasa (St?tte der G?tte)呼和浩特 Hohot (Blaue Stadt)乌鲁木齐 Urumqi (Sch?nes Weideland)以上这些不同于汉语拼音的写法,实际上是用外语的发音和书写习惯来记录汉语的语音译法,优点在于译名较好地符合了德语的读写习惯,在 实践中,特别是在口语交际中显得比拼音法译名更为自然。因为其历史比汉语拼音长,所以现在应用也较广泛。

有时,为了让外国人对某个地方有 更深的印象,在旅游口译中可以在音译地名的基础上,再以意译对地名做出解释,当然这样的解释只是补充性的,而且只是按照字面做出诠释,并不完全代表地名的 来意或词源。例如:北京 n?rdliche Hauptstadt 上海 über das Meer西安 westliches Frieden 重庆 Doppelfeier

综上所述,我国行政区划的名称应主要根据汉语拼音采拼音法,尤其是在官方的或正式的场合,而且这也应该成为 统一的标准译法,因为汉语拼音方案不仅是我国的法定注音方案,同时也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作为拼写有关中国的专有名称和译词的国际标准。但在旅 游翻译中,可以较多的采用以上所提及的谐音译法。因为在旅游翻译中以口语交际为主,若千篇一律使用拼音法,会影响到德语表达的连贯性,造成导游讲解和外宾 理解上的不便,毕竟汉德之间在语音上有很大的差异。而采用较好照顾到德语习惯的谐音法就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的场合(即语境)选取适当 的译法。总的说来,拼音法和谐音法之间的选择可采取“存在即合理”的原则,若对某地已经有谐音法译名流传,则考虑采取谐音法。特别是那些较早为国外所熟 悉,外宾或多或少在其国内的媒体中听到或看到的地名,在旅游翻译中通常采用谐音法,例如Peking、Hongkong、Kanton等,此外少数民族地 区的地名也是如此。但有些带有殖民色彩,伤害我们民族感情的译名,我们应坚决予以抵制,例如:西方殖民者曾强占宝岛台湾,并称之为Formosa(福摩 萨)。我们应摈弃这种带有殖民色彩的译名,即使外国人用了,也要予以纠正。许多其它的地名,旅游翻译中一般还是以拼音法为主。导游员可根据读音情况有意识 地照顾一下德语的习惯,譬如淡化四声,或模仿德语的语调等。这不是迁就,而是为了交际的方便。.

3. 景点名称的翻译同行政区划名称不同,中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名称大多不完全用音译, 而是采取意译或音译、意译相结合的办法。这主要是行政区划的名称和景点名称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的。就地名而言,其本身的称呼是最主要的,就象是人的姓名 一样,因此用音译可以使译名简洁、便于记忆。但对景点来说,人们不仅要知道它叫什么,还要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有时景点的名字往往还带有一定的含义,因此, 在翻译景点名称时有必要在意义上下点功夫。

汉语中景点的名称,从其语法结构上分析可以表示为专有名称(Eigenmane)+种类名称 (Gattungsname)的偏正词组形式。在这里,专有名称即指对景点的称呼,好比人的姓名和城市的名字;种类名称就是判断、辨别景点类别的名词。汉 语中一般是专有名称在前,种类名称在后;专有名称以单声词和双声词居多,种类名称则一般多为单声词。在实际运用中,专有名称(E)采用音译(主要是拼音 法),也有用意译(主要是直译);种类名称(G)则一般采用意译中的直译。这样的“E+G”译法主要有下列三种形式:

1)E拼音+G直译豫园 Yu-Garten 龙华塔 Longhua-Pagode漓江 Li-Flu? 少林寺 Shaolin-Kloster

2)E拼音+G拼音+G直译太湖 Taihu-See 泰山 Taishan-Berg

3)E直译+G直译玉佛寺 Jadebuddha-Tempel 虎丘 Tiegerhügel钟楼 Glockenturm 碑林 Stelenwald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精选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