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一个法国人眼中的汉语(3)
分类: 法语
时间: 2019-01-20 09:08:05
作者: 全国等级考试资料网
Par ailleurs, le China Daily publiait le 6 mai un article de James Jao, expert du Conseil des affaires d’État et conseiller en chef de la firme J.A.O. Design International aux États-Unis. Après avoir donné la véritable définition d’un hutong, soit une ruelle est-ouest de Beijing et qui donne accès à des maisons à cour carrée, appelées siheyuan, l’auteur disait qu’aujourd’hui le terme hutong est synonyme de siheyuan, et a employé le mot hutong une bonne quinzaine de fois dans son article pour désigner les maisons. Étonnée, j’ai mené ma petite enquête pour trouver que, comme je m’y attendais, aucun Chinois ne confond les deux mots. Ils répugnent même à employer le premier dans le sens du second, si loin de la réalité. Quant aux non-Chinois, un seul sur la dizaine que j’ai interrogé confondait les deux mots.
另外,《中国日报》在5月6日刊登了国务院外专局专家、 美国龙安建筑规划设计顾问公司行政总裁饶及人的一篇文章。饶及人在文中首先给“胡同”作了确切定义,称该词是指北京东西走向并连接方形房屋“四合院”的小巷。之后他又写到,现在“胡同”已经成了“四合院”的同义词,而他在文中也多次用“胡同”来表示“四合院”。 我对此说法感到惊讶,于是做了一个小调查,正如我所料,没有中国人会把这两个词混淆起来。他们反感用“胡同”来表示“四合院”,因为两者相差太大了。 而在我询问的十几个外国人之中,只有一个人将这两个词混淆起来。
Venant d’un « spécialiste », je trouve le cas grave. Au lieu de corriger les étrangers (c’est peut-être dans son travail aux États-Unis qu’il a entendu hutong employé pour siheyuan), il se laisse prendre au piège, induit le public en erreur et répand une fausseté linguistique. Il est à remarquer que hutong désigne les ruelles de Beijing, et non n’importe quelle ruelle de n’importe quelle ville. À Shanghai par exemple on les appelle linong.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连“专家”都弄错了。这位“专家”没有更正外国人的错误(他也许是在美国工作时听到外国人用“胡同”来表示“四合院”),反而设下圈套幼时公众犯误,然后继续传播这种语言上的错误。 应当指出,“胡同”指的是北京的小巷,而不是随便哪个城市的任何一条小巷。 例如在上海,人们就把小巷称为“里弄”。
译后记
由于是随谈式的文章,所以语言本身不算太难。但由于西方语言和中文之间的较大差异,有些地方原文是很简单的,但真正要翻译成中文时还是需要仔细推敲的。印象最深的就是mandarin一词了。刚看到这个词时,第一反应是想到翻译成“普通话”,但作者紧接着后面就说,mandarin这个词用得不对,而是应该用putonghua(il faut parler de putonghua)。所以在这里mandarin就不能翻译成“普通话”。后来又想,能否翻译成“国语”呢?翻译了几句似乎讲得通,但遇到“Les mandarins sont tous morts et ont emporté avec eux leur langue”这个句子就有问题了。这个句子在法语里面可谓一语双关,因为mandarin这个词是在满清时形成的,满清的官员叫做mandarin,而他们说的语言也被称为mandarin。但如果将mandarin翻译成“国语”的话,这个句子岂不是变成了“国语”进了坟墓了?这样显然不妥,因为虽然大陆称为“普通话”,但“国语”的名称在台湾等地区还是广泛使用的。最后想来想去,决定把mandarin翻译成“官话”,这样在整篇文章中就都能讲得通了。除了mandarin以外,还有一些地方是“不可译”的,例如“des États-Unis monopolisent le nom de « notre » continent pour eux-mêmes”和“Puis-je vous rappeler aussi que « dollar américain » inclut le dollar canadien”,因为中文里面的“美洲”和“美元”并没有英语或法语那样的双重意思,这时就只能在后面补充说明一下了。
除了翻译之外,对于作者提出的某些问题我也是有保留的。例如她说“Seuls les États-Unis ne sont pas encore passés au système métrique mondial.”(尚未采用公制度量衡的只有美国),但据我所知,许多英联邦国家,包括曾经属于英联邦一员的香港,现在还是使用英制度量衡的。(我应该没有理解错法语原文吧?如果有的话,敬请指正。)
作者还提到人民币缩写RMB已经过时,应该使用CNY. 就我所知,CNY的用法固然可以,但RMB的用法还没有过时,甚至比CNY用得更为广泛。还有她提到查询话费余额时,英语语音提示是用dollars和 cents,她认为不妥。这点我同意,因为外国人听到dollars和cents首先联想到是指美元的金额而非人民币的金额。不过有趣的是,我翻译到这里的时候专门拨打了中移动13800138000的服务热线,然后选择英语服务查询话费,听到的却是用yuan和fen的。
不过上面提到的还是小问题,最具争议性的,是作者认为某些中国人用“汉语”和“汉字”来表示中文的口语和书面语是“用一个错误去修正另一个错误”。这点确实挺可笑的,因为“汉语”和“汉字”的用法由来已久,而且本身也并无不妥,我们通常所说的“中文”,其实就是汉族的母语。如果按西方人的思维,其实“汉语”或“汉字”本身比“中文”更加“政治正确”(politically correct),避免了“大汉族主义”之嫌(当然,我们没有必要钻牛角尖,其实“中文”本身并无问题,关键是使用的情景。例如在国际场合,与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并列,用“中文”就并无不妥——当然如果说“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又似乎用“汉语”比较合适,但这属于语言问题而非“政治正确”的问题;但如果是提到各个民族的语言,那当然应该用“汉语”而非“中文”了)。
当然Lisa Carducci的大部分论点还是比较客观的,上述论点虽然具有争议性,但也并非出于“恶意攻击”。其实从全书来看,这位作家对中国文化还是有较全面深入的认识的,她自己也用中文出版过书籍,所以对于 “汉语”或“汉字”的质疑大概只是她在某方面钻了牛角尖而已。不过Lisa Carducci在中国居住了较长时间,却仍然对“汉语”和“汉字”的用法提出质疑,这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外国人对于中国的了解确实比较少。写到这里,我想起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曾经在《纽约时报》上面看过"Guangzhou Province"(“广州省”)的错误。上网想找回那篇文章看看,结果大吃一惊,用google居然搜到有100多个《纽约时报》的网页里面有"Guangzhou Province"的字样(在google输入“"guangzhou province", site:nytimes.com”就可以看到(中文双引号不需要输入)。这样一份主流大报居然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而且还不是一处两处的问题,也真实咄咄怪事。如果《人民日报》的网站出现100多处“曼哈顿州”之类的错误,网站的负责人恐怕早就被撤职了。从这个角度看,Vive la Chine de Ma Façon之类的书籍确实是有其积极意义的,除了帮助中国人认识自己以外,更可以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
另外,《中国日报》在5月6日刊登了国务院外专局专家、 美国龙安建筑规划设计顾问公司行政总裁饶及人的一篇文章。饶及人在文中首先给“胡同”作了确切定义,称该词是指北京东西走向并连接方形房屋“四合院”的小巷。之后他又写到,现在“胡同”已经成了“四合院”的同义词,而他在文中也多次用“胡同”来表示“四合院”。 我对此说法感到惊讶,于是做了一个小调查,正如我所料,没有中国人会把这两个词混淆起来。他们反感用“胡同”来表示“四合院”,因为两者相差太大了。 而在我询问的十几个外国人之中,只有一个人将这两个词混淆起来。
Venant d’un « spécialiste », je trouve le cas grave. Au lieu de corriger les étrangers (c’est peut-être dans son travail aux États-Unis qu’il a entendu hutong employé pour siheyuan), il se laisse prendre au piège, induit le public en erreur et répand une fausseté linguistique. Il est à remarquer que hutong désigne les ruelles de Beijing, et non n’importe quelle ruelle de n’importe quelle ville. À Shanghai par exemple on les appelle linong.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连“专家”都弄错了。这位“专家”没有更正外国人的错误(他也许是在美国工作时听到外国人用“胡同”来表示“四合院”),反而设下圈套幼时公众犯误,然后继续传播这种语言上的错误。 应当指出,“胡同”指的是北京的小巷,而不是随便哪个城市的任何一条小巷。 例如在上海,人们就把小巷称为“里弄”。
译后记
由于是随谈式的文章,所以语言本身不算太难。但由于西方语言和中文之间的较大差异,有些地方原文是很简单的,但真正要翻译成中文时还是需要仔细推敲的。印象最深的就是mandarin一词了。刚看到这个词时,第一反应是想到翻译成“普通话”,但作者紧接着后面就说,mandarin这个词用得不对,而是应该用putonghua(il faut parler de putonghua)。所以在这里mandarin就不能翻译成“普通话”。后来又想,能否翻译成“国语”呢?翻译了几句似乎讲得通,但遇到“Les mandarins sont tous morts et ont emporté avec eux leur langue”这个句子就有问题了。这个句子在法语里面可谓一语双关,因为mandarin这个词是在满清时形成的,满清的官员叫做mandarin,而他们说的语言也被称为mandarin。但如果将mandarin翻译成“国语”的话,这个句子岂不是变成了“国语”进了坟墓了?这样显然不妥,因为虽然大陆称为“普通话”,但“国语”的名称在台湾等地区还是广泛使用的。最后想来想去,决定把mandarin翻译成“官话”,这样在整篇文章中就都能讲得通了。除了mandarin以外,还有一些地方是“不可译”的,例如“des États-Unis monopolisent le nom de « notre » continent pour eux-mêmes”和“Puis-je vous rappeler aussi que « dollar américain » inclut le dollar canadien”,因为中文里面的“美洲”和“美元”并没有英语或法语那样的双重意思,这时就只能在后面补充说明一下了。
除了翻译之外,对于作者提出的某些问题我也是有保留的。例如她说“Seuls les États-Unis ne sont pas encore passés au système métrique mondial.”(尚未采用公制度量衡的只有美国),但据我所知,许多英联邦国家,包括曾经属于英联邦一员的香港,现在还是使用英制度量衡的。(我应该没有理解错法语原文吧?如果有的话,敬请指正。)
作者还提到人民币缩写RMB已经过时,应该使用CNY. 就我所知,CNY的用法固然可以,但RMB的用法还没有过时,甚至比CNY用得更为广泛。还有她提到查询话费余额时,英语语音提示是用dollars和 cents,她认为不妥。这点我同意,因为外国人听到dollars和cents首先联想到是指美元的金额而非人民币的金额。不过有趣的是,我翻译到这里的时候专门拨打了中移动13800138000的服务热线,然后选择英语服务查询话费,听到的却是用yuan和fen的。
不过上面提到的还是小问题,最具争议性的,是作者认为某些中国人用“汉语”和“汉字”来表示中文的口语和书面语是“用一个错误去修正另一个错误”。这点确实挺可笑的,因为“汉语”和“汉字”的用法由来已久,而且本身也并无不妥,我们通常所说的“中文”,其实就是汉族的母语。如果按西方人的思维,其实“汉语”或“汉字”本身比“中文”更加“政治正确”(politically correct),避免了“大汉族主义”之嫌(当然,我们没有必要钻牛角尖,其实“中文”本身并无问题,关键是使用的情景。例如在国际场合,与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并列,用“中文”就并无不妥——当然如果说“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又似乎用“汉语”比较合适,但这属于语言问题而非“政治正确”的问题;但如果是提到各个民族的语言,那当然应该用“汉语”而非“中文”了)。
当然Lisa Carducci的大部分论点还是比较客观的,上述论点虽然具有争议性,但也并非出于“恶意攻击”。其实从全书来看,这位作家对中国文化还是有较全面深入的认识的,她自己也用中文出版过书籍,所以对于 “汉语”或“汉字”的质疑大概只是她在某方面钻了牛角尖而已。不过Lisa Carducci在中国居住了较长时间,却仍然对“汉语”和“汉字”的用法提出质疑,这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外国人对于中国的了解确实比较少。写到这里,我想起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曾经在《纽约时报》上面看过"Guangzhou Province"(“广州省”)的错误。上网想找回那篇文章看看,结果大吃一惊,用google居然搜到有100多个《纽约时报》的网页里面有"Guangzhou Province"的字样(在google输入“"guangzhou province", site:nytimes.com”就可以看到(中文双引号不需要输入)。这样一份主流大报居然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而且还不是一处两处的问题,也真实咄咄怪事。如果《人民日报》的网站出现100多处“曼哈顿州”之类的错误,网站的负责人恐怕早就被撤职了。从这个角度看,Vive la Chine de Ma Façon之类的书籍确实是有其积极意义的,除了帮助中国人认识自己以外,更可以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