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综合提升练习题(第七章)
第7章 常见医学检查指标
一、A
1、有关血小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小板的寿命仅为3天
B、血小板的正常值范围为(100~150)×109/L
C、血小板是由血液中成熟巨核细胞的胞浆脱落而来
D、血小板在一日内不同的时间测定,其数值基本相同
E、血小板可通过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在伤口处形成白色血栓而止血
2、对骨髓有抑制作用,可引起血小板计数减少的是
A、酚磺乙胺
B、西洛他唑
C、泼尼松龙
D、人促红素
E、氯霉素
3、以下有关淋巴细胞减少的临床因素中,正确的是
A、麻疹
B、结核病
C、血液病
D、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
E、各种中性粒细胞增多症
4、糖皮质激素对血液成分产生的影响
A、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B、血小板减少
C、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D、中性粒细胞减少
E、淋巴细胞减少
5、可使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的药品是
A、头孢呋辛钠
B、甲基多巴
C、泼尼松龙
D、维生素B1
E、坎地沙坦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焚题库】2019执业药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考前密训试题】【进入购买】 加入2019年执业药师交流群:808901085 ,还能和考友一起学习交流! |
6、以下不同人群中,白细胞与红细胞计数正常值参考范围的数值最高的是
A、新生儿
B、儿童
C、6个月~2岁儿童
D、男性成人
E、女性成人
7、以下维生素类药物中,可能导致尿液酸碱度降低的是
A、维生素E
B、维生素D
C、维生素C
D、维生素B
E、维生素A
8、以下所列药物中,一般不会导致蛋白尿的是
A、青霉素
B、庆大霉素
C、多粘菌素
D、甲氨蝶呤
E、灰黄霉素
9、痛风时尿沉渣结晶为
A、草酸盐结晶
B、尿酸盐结晶
C、磷酸盐结晶
D、酪氨酸
E、胆红素结晶
10、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尿酮体阳性,可以提示患者
A、病情尚未控制
B、胰岛素分泌过度
C、伴甲状腺功能亢进
D、生长激素分泌过度
E、伴活动性肢端肥大症
11、鲜血便主要见于
A、霍乱
B、慢性菌痢
C、小肠炎症
D、下消化道出血
E、上消化道出血
12、出现粪便显黑色,有光泽,且粪隐血呈阳性症状时,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A、阿米巴痢疾
B、过敏性肠炎
C、痔疮,肛裂
D、胃、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
E、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13、能提示患者大量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的粪便细胞显微镜检出物是
A、上皮细胞
B、真菌
C、红细胞
D、吞噬细胞增多
E、白细胞增多
14、以下肝功能检查项目的标识符号中,代表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是
A、ALT
B、ASP
C、ALP
D、GPT
E、AST
15、下列药物中,最可能导致碱性磷酸酶(ALP)升高的药物是
A、异丙嗪
B、阿莫西林
C、苯妥英钠
D、苯巴比妥
E、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1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与肝细胞受损程度的关系是
A、呈正比关系
B、呈反比关系
C、不呈比例
D、关联性不大
E、无关联性
17、医学指标血清尿素氮(BUN)增高,提示病人罹患
A、休克
B、急性肝萎缩
C、糖尿病
D、心力衰竭
E、严重的肾衰竭
18、医学指标血肌酐(cr)增高,提示病人可能患
A、黄疸
B、高血压
C、糖尿病
D、肾损害
E、中毒性肝炎
19、成人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是
A、3.9~7.2mmol/L(70~130mg/dL)
B、3.9~8.3mmol/L(70~150mg/dL)
C、3.9~7.0mmol/L(70~126mg/dL)
D、3.5~5.5mmol/L(60~100mg/dL)
E、3.9~6.1mmol/L(70~110mg/dL)
20、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结果能客观的反映测定前3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其正常值为
A、4.8%~6.0%
B、48%~60%
C、3.9%~6.1%
D、39%~61%
E、7.8%~11.1%
21、可根据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来调整用药剂量的是
A、氯吡格雷
B、噻氯匹定
C、华法林钠
D、西洛他唑
E、阿司匹林
22、能减少尿酸排泄,引起高尿酸血症的是
A、吲哚美辛
B、氢氯噻嗪
C、苯溴马隆
D、丙磺舒
E、秋水仙碱
23、应用邻甲苯胺法测得的儿童正常血糖范围是
A、3.9~6.1mmol/L
B、3.9~5.5mmol/L
C、3.3~5.5mmol/L
D、本文导航第1页最佳选择题第2页配伍选择题第3页多项选择题第4页参考答案
二、B
1、A.(11.0~12.0)×109/L
B.(10.0~20.0)×109/L
C.(15.0~20.0)×109/L
D.(3.5~10.0)×109/L
E.(4.0~10.0)×109/L
、成人末梢血白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值
A B C D E
、成人静脉血白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值
A B C D E
、6个月~2岁儿童的白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值
A B C D E
、新生儿白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值
A B C D E
2、(用药与尿液检查异常)
A.尿肌酐
B.尿酮体
C.尿血红蛋白
D.尿沉渣结晶
E.尿液pH值降低
、维生素C和氯化铵可能引起
A B C D E
、阿司匹林可能引起
A B C D E
、氨苄西林可能引起
A B C D E
3、A.胃溃疡
B.慢性肾炎
C.中毒性肝炎
D.急性胰腺炎
E.急性心肌梗死
、可引起血清尿素氮增高的是
A B C D E
、可引起血清尿素氮降低的是
A B C D E
、可引起血肌酐增高的是
A B C D E
4、A.尿血红蛋白阳性
B.尿沉渣白细胞增多
C.尿肌酐病理性增加
D.尿尿酸增高
E.尿淀粉酶增高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如肢端肥大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可引起
A B C D E
、急性胰腺炎发作期可引起
A B C D E
、食用高嘌呤饮食、木糖醇摄入过多,剧烈运动、禁食等可引起
A B C D E
、创伤如心瓣膜手术、严重烧伤、肌肉和血管组织严重损伤等可引起
A B C D E
5、A.稀糊状或水样粪便
B.米泔水样便
C.黏液便
D.胨状便
E.细条便
、过敏性肠炎、慢性菌痢等可引起
A B C D E
、各种肠道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或急性胃肠炎可引起
A B C D E
、直肠癌可引起
A B C D E
6、(药物对医学检查指标阳性结果的影响)
A.氯氮平
B.环孢素
C.苯妥英钠
D.阿司匹林
E.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可能导致总胆固醇升高的药物是
A B C D E
、可能导致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的药物是
A B C D E
、可能导致碱性磷酸酶升高的药物是
A B C D E
、可能导致血小板计数(PLT)减少的药物是
A B C D E
7、A.血清总胆固醇
B.三酰甘油酯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D.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E.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可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的为
A B C D E
、是人体储存能量的形式,直接参与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合成的为
A B C D E
、是空腹血浆中的主要脂蛋白,可将胆固醇运输到肝外组织的为
A B C D E
、是空腹血浆中的主要脂蛋白,可将胆固醇运输到肝外组织的为
A B C D E
8、A.HBcAb
B.HBeAb
C.HBsAb
D.HBeAg
E.HBsAg
、代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是
A B C D E
、代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的是
A B C D E
、代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是
A B C D E
、代表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的是
A B C D E
本文导航第1页最佳选择题第2页配伍选择题第3页多项选择题第4页参考答案
三、C
1、血液具有输送营养、氧气、抗体、激素和排泄废物及调节水分、体温、渗透压、酸碱度等功能。成人的血液占体重的8%~9%。血液中的成分分为血浆(无形成分)和细胞(有形成分)两大部分。在正常情况下,血细胞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等。
、下列白细胞计数中,属于不正常的是
A、新生儿16.0×109/L
B、成人末梢血8.0×109/L
C、成人静脉血3.0×109/L
D、成人静脉血4.3×109/L
E、6个月~2岁婴儿11.2×109/L
、正常情况下,人血白细胞群体中占比例最少的分类细胞是
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对于女性成人而言,下列红细胞沉降率检查值属于不正常的是
A、14mm/h
B、16mm/h
C、18mm/h
D、20mm/h
E、22mm/h
、血红蛋白检查结果低于正常值即指示贫血。下列检测值可提示“极重度贫血”的是
A、90g/L
C、31~60g/L
D、61~90g/L
E、90~110g/L
2、粪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消化道有无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及早发现胃肠炎、肝病,还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诊断筛查。
、粪常规检查时应注意药物导致的粪外观变化,可导致大便呈橘红至红色的药物是
A、利福平
B、铋剂
C、水杨酸钠
D、华法林
E、氢氧化铝制剂
、出现粪便显黑色,有光泽,且粪隐血呈阳性症状时,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A、阿米巴痢疾
B、过敏性肠炎
C、痔疮、肛裂
D、胃、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
E、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某患者,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查可见上皮细胞,患者可能患有
A、结肠癌
B、伪膜性肠炎
C、阿米巴痢疾
D、急性出血性肠炎
E、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
本文导航第1页最佳选择题第2页配伍选择题第3页多项选择题第4页参考答案
答案部分
一、A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小板由骨髓巨核细胞产生的,每个巨核细胞可以产生2000~3000个血小板,生存期为8~11天。故A、C错误。
血小板的正常值范围为(100~300)×109/L。故B错误。
正常人每天血小板数有6%~10%的波动,一般晨间较低,午后略高。春季较低,冬季略高。平原居民较低,高原居民略高。静脉血平均值较周围血稍高。故D错误。
当毛细血管壁受损时,血小板黏附于损伤部位,通过黏附、聚集、释放功能参与初期止血过程,在伤口处形成白色血栓而止血。故E正确。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小板数减低 ①血小板生成减少,见于造血功能损伤(再障、贫血、急性白血病)、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风疹、促血小板生成素缺乏以及母亲服用噻嗪类利尿剂导致婴儿血小板减少症等。②血小板破坏过多,见于免疫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变态反应,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体外循环及脾功能亢进等;③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④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肿大。⑤药物中毒或过敏引起,如氯霉素、甲砜霉素有骨髓抑制作用,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抗血小板药噻氯匹定、阿司匹林、阿加曲班,抗凝血药肝素钠、依诺肝素、磺达肝癸钠也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应用某些抗肿瘤药、抗生素、磺胺类药、细胞毒性药亦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淋巴细胞减少:多见于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或接触放射线等。此外,发生各种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时,淋巴细胞相对减少。
A、B、C、D均为导致淋巴细胞增多的因素。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淋巴细胞减少:多见于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或接触放射线等。此外,发生各种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时,淋巴细胞相对减少。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过敏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药物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过敏、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血清病、过敏性肺炎等。
(2)皮肤病与寄生虫病 牛皮癣、湿疹、天疱疮、疱疹样皮炎、真菌性皮肤病、肺吸虫病、钩虫病、包囊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绦虫病等。
(3)血液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4)药物 应用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呋辛、头孢哌酮等抗生素等。
(5)恶性肿瘤 某些上皮系肿瘤如肺癌等。
(6)传染病 猩红热。
(7)其他 风湿性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等
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区间】
新生儿:(6.0-7.0) ×1012/L
婴儿:(5.2-7.0) ×1012 /L
儿童:(4.2-5.2) ×1012/L
成人 男:(4.0-5.5) ×1012/L
女:(3.5-5.0) ×1012/L
白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区间】
成人末梢血(4.0~10.0)×109/L
成人静脉血(3.5~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6个月~2岁婴幼儿(11.0~12.0)×109/L
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尿酸碱度降低
(1)疾病 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痛风、尿酸盐和胱氨酸结石、尿路结核、肾炎、失钾性的代谢性碱中毒、严重腹泻及饥饿状态。
(2)药物 应用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氯化铵等,使尿液pH值降低。
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利用排除法选择;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多肽类抗生素(多黏菌素)、抗肿瘤药(甲氨蝶呤)、抗真菌药(灰黄霉素)、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等药物,可引发肾毒性蛋白尿。
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A.草酸盐结晶——提示严重的慢性肾病,或乙二醇、甲氧氟烷中毒
B.尿酸盐结晶——常见于痛风
C.磷酸盐结晶——常见于pH碱性的感染尿液
D.酪氨酸——常见于有严重肝病的患者尿液中
E.胆红素结晶——见于黄疸、急性肝萎缩、肝癌、肝硬化、磷中毒等患者的尿液中
1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糖尿病尚未控制或未曾治疗,持续出现酮尿提示有酮症酸中毒,尿液中排出大量酮体,常早于血液中酮体的升高。严重糖尿病酮症时,尿液中酮体可达6g/24h。
1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A.霍乱——米泔水样便
B.慢性菌痢——胨状便
C.小肠炎症——黏液便
D.下消化道出血——鲜血便
E.上消化道出血——柏油便
1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柏油样黑便、并有光泽,为上消化道出血(>50ml)后,红细胞被消化液消化所致,如粪便隐血可确定为上消化道出血等。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
1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真菌增多见于大量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真菌的二重感染,如白色念珠菌致病常见于菌群失调,普通酵母菌大量繁殖可致轻度腹泻。
1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P)同样是体内最重要的氨基转移酶之一,催化L-天门冬氨酸与α-酮戊二酸间氨基转移反应,旧称谷草转氨酶(GST)。
1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碱性磷酸酶增高可见于:
(1)肝胆疾病 阻塞性黄疸、胆道梗阻、结石、胰头癌、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肝外阻塞。
(2)骨骼疾病 骨损伤、骨疾病、变形性骨炎症(Paget病),使成骨细胞内有高度的ALP释放入血,如纤维骨炎、骨折恢复期、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不全等,因为ALP生成亢进,血清ALP或活性升高。
(3)药物 羟甲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的不良反应,可导致ALP升高。
1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是一组催化氨基酸与α-酮酸间氨基转移反应的酶类,旧称谷丙转氨酶(GPT),主要存在于肝,其次是在肾、心肌、骨骼肌、胰腺、脾、肺、红细胞等组织细胞中,同时也存在于正常体液如血浆、胆汁、脑脊液、唾液中。当富含ALT的组织细胞受损时,ALT从细胞释放增加,进入血液后导致ALT活力上升,其增高的程度与肝细胞被破坏的程度呈正比。
1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清尿素氮
1.血清尿素氮增高
(1)肾脏疾病 慢性肾炎、严重的肾盂肾炎等。肾功能轻度受损时,尿素氮检测值可无变化。当此值高于正常时,说明有效肾单位的60%~70%已受损害。因此,尿素氮测定不能作为肾病早期肾功能的测定指标,但对肾衰竭,尤其是氮质血症的诊断有特殊的价值。
(2)泌尿系统疾病 泌尿道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疾病使尿路梗阻等引起尿量显著减少或尿闭时,也可造成血清尿素氮检测值增高(肾后性氮质血症)。
(3)其他 脱水、高蛋白饮食、蛋白质分解代谢增高、水肿、腹水、胆道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妊娠后期妇女、磷、砷等化学中毒等,心输出量减少或继发于失血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肾脏灌注下降均会引起BUN升高(肾前性氮质血症)
2.血清尿素氮降低
急性肝萎缩、中毒性肝炎、类脂质肾病等。
1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肌酐增高见于:
(1)肾脏疾病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硬化、多囊肾、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等,尤其是慢性肾炎者,Cr越高,预后越差。当上述疾病造成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由于肾的储备力和代偿力还很强,所以,在早期或轻度损害时,血肌酐浓度可以表现为正常,仅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正常人的30%~50%时,血肌酐数值才明显上升。血肌酐和尿素氮同时测定更有意义,如两者同时增高,提示肾功能已受到严重的损害。
(2)其他 休克、心力衰竭、肢端肥大症、巨人症、失血、脱水、剧烈活动。
1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空腹血糖成人3.9~6.1 mmol/L(70~110mg/dL)。
2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高效液相法 4.8%~6.0%。
2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应用华法林治疗时必须监测INR,并根据数值调整华法林用量。国人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时,INR的安全有效范围通常为2.0~3.0。
2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尿酸增高
(1)疾病 痛风、急慢性肾炎、肾结核、肾积水、紫癜、多发性骨髓炎、重症肝炎等。
(2)核蛋白代谢增强 如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细胞增生不良、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一氧化碳中毒、牛皮癣等。
(3)生理性 食用高嘌呤食物、木糖醇摄入过多、剧烈运动、禁食。
(4)药源性 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铅中毒,或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贝诺酯)、利尿剂(氢氯噻嗪、阿佐塞米、托拉塞米、依他尼酸)、胰岛素、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巯嘌呤、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西罗莫司)、抗结核药(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维生素(维生素C、B1)等,因减少尿酸排泄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2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糖参考范围:邻甲苯胺法
空腹血糖:成人 3.9~6.1mmol/L(70~110mg/dl) 儿童 3.3~5.5mmol/L(60~100mg/dl)
餐后2小时血糖:50ml)后,红细胞被消化液消化所致,如粪便持续隐血强阳性,基本可确定为上消化道出血等。
(9)白陶土样便由于胆汁减少或缺乏,使粪胆素减少或缺乏,见于各种病因的阻塞性黄疸。
(10)细条便为直肠狭窄的表现,主要见于直肠癌。
6、
【正确答案】 A
【正确答案】 C
【正确答案】 E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一些医学检查指标阳性结果与所涉及的药物。氯氮平可能导致总胆固醇升高(A)。苯妥英钠可能导致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C)。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能导致碱性磷酸酶升高(E)。阿司匹林可能导致血小板计数(PLT)减少(D)。备选答案B不是正确答案。雌激素可能导致血清三酰甘油酯升高。
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胆固醇主要在肝脏合成,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可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由胆汁排出体外。其在限制动脉壁胆固醇的积存速度和促进胆固醇的清除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HDL-C水平与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呈负相关。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三酰甘油(甘油三酯)(TG),是人体贮存能量的形式,主要来源于食物。内源性的主要在肝脏合成;人体的小肠黏膜在类脂吸收后也合成大量的三酰甘油。三酰甘油大约占总脂的25%,为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成分,并直接参与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合成。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三酰甘油水平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内,伴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在血浆中由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转变而来的,其合成部位主要在血管内,降解部位在肝脏。LDL-C是空腹血浆中的主要脂蛋白,约占血浆脂蛋白的2/3。其是运输胆固醇到肝外组织的主要运载工具。LDL-C的含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以及病变程度相关,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子。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在血浆中由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转变而来的,其合成部位主要在血管内,降解部位在肝脏。LDL-C是空腹血浆中的主要脂蛋白,约占血浆脂蛋白的2/3。其是运输胆固醇到肝外组织的主要运载工具。LDL-C的含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以及病变程度相关,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子。
8、
【正确答案】 E
【正确答案】 C
【正确答案】 D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HBc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B.HBeAb——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
C.HBsA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D.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E.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三、C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白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区间】
成人末梢血(4.0~10.0)×109/L
成人静脉血(3.5~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6个月~2岁婴幼儿(11.0~12.0)×109/L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0.50~0.70(50%-70%)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6(1%~6%)
嗜酸性粒细胞 成人0.01~0.05(1%~5%);儿童0.005~0.05(0.5%~5%)
嗜碱性粒细胞0~0.01(0%~1%)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红细胞沉降率【正常参考区间】
男性0~15mm/1h
女性0~20mm/1h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贫血按严重程度可分为:极重度贫血,Hb量90 g/L与低于正常参考的下限之间。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口服药用炭、铋制剂、铁制剂、中草药者粪便可呈无光泽的灰黑色,服用大黄、番泻叶等中药者大便呈黄色。服用硫酸钡粪便呈白片土状或白色,氢氧化铝制剂粪便为灰白色或白色斑点。水杨酸钠可使大便成为红至黑色;利福平可使大便变成橘红至红色;抗凝血药华法林可使大便变红或黑色。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柏油便黑色有光泽,为上消化道出血(>50ml)后,红细胞被消化液消化所致,如粪便隐血强阳性可确定为上消化道出血等。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査:
(1)白细胞增多见于肠道炎症(常伴有脓细胞),如细菌性痢疾(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出血性肠炎和肠道反应性疾病(还可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和浆细胞增多)。
(2)红细胞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等。细菌性痢疾时常有红细胞散在,形态较完整;阿米巴痢疾时红细胞则成堆且被破坏。
(3)吞噬细胞增多主要见于急性肠炎和痢疾(可与脓细胞同时出现)。在急性出血性肠炎,有时可见多核巨细胞。
(4)上皮细胞为肠壁炎症的特征,如结肠炎、伪膜性肠炎。
(5)真菌大量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真菌的二重感染,如白色念珠菌致病常见于菌群失调,普通酵母菌大量繁殖可致轻度腹泻。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焚题库】2019执业药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考前密训试题】【进入购买】 加入2019年执业药师交流群:808901085 ,还能和考友一起学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