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等级考试资料网

2019年护士资格证辅导资料: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分类: 医师  时间: 2019-03-04 15:53:14  作者: 全国等级考试资料网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目录

1.医院内感染

2.清洁、消毒和灭菌

3.无菌技术

4.隔离技术

同步练习:2019年护士资格考试同步练习: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护考学习资料、在线题库体验,欢迎加入护士资格证考试群:714733032

医院内感染

住院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是在住院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包括在住院期间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在院外发生的感染。

分类

1.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2.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

1.管理制度不健全。

2.环境污染严重。

3.易感人群增多。

4.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5.介入性诊疗手段的增多。

清洁、消毒和灭菌

清洁消毒灭菌:

1.清洁 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

2.消毒 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达到无害化。

3.灭菌 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以及细菌的芽胞。

消毒、灭菌的方法:

1.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

干热法:导热慢,所需的温度较高,时间较长;

湿热法:导热快,穿透力强,所需温度较低,时间较短。

1)燃烧法:

①用途:

a.无保留价值的物品,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感染的敷料等;

b.金属器械及搪瓷类物品急用且无条件用其他方法消毒时,锐利刀剪除外,以免锋刃变钝。

②方法:

a.金属器械在火焰上烧灼20秒;

b.搪瓷类容器倒入少量95%乙醇,慢慢转动点火燃烧至熄灭。

2)干烤法:

①用途:油剂、粉剂、玻璃器皿、金属制品、陶瓷制品等。

②方法:

a.消毒:箱温120~140℃,时间10~20分钟。

b.灭菌:箱温160℃,时间2小时;

箱温170℃,时间1小时;

箱温180℃,时间30分钟。

3)煮沸消毒法:

①用途:搪瓷、金属、玻璃、橡胶类物品,不能用于外科手术器械的灭菌。

②方法:a 刷洗干净;

b 全部浸没;

c 加热煮沸;

水沸开始计时:5~10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15分钟可杀灭多数细菌芽胞;

加入碳酸氢钠,配成1%~2%溶液,可增强杀菌作用、去污防锈。

注意事项:

①物品全浸没:盖子打开,轴结打开,空腔导管预先灌水,容器不重叠;

②玻璃类物品用纱布包裹,冷水或温水中放入;

③橡胶类物品用纱布包好,水沸后放入;

④中途加物品,需等再次水沸后开始计时;

⑤海拔每增高300m,煮沸时间延长2分钟。

4)压力蒸汽灭菌法:应用最广、效果最为可靠的首选灭菌方法。

①用途:各种器械、敷料、搪瓷类、玻璃制品、橡胶类、某些药品、溶液、细菌培养基等。

②方法: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使用方法

a.压力达103~137kPa,温度达121~126℃,保持20~30分钟,可达到灭菌效果;

b.关闭热源,打开排气阀,待压力降至“0”时,可慢慢打开盖子,取出物品。切忌突然打开盖子。

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空间较大,可一次灭菌大量物品。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压力达205kPa,温度达132℃,保持4~5分钟即可达到灭菌效果。

③注意事项:

a.物品先洗净擦干或晾干;

b.灭菌包不宜过大、过紧:

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物品包不大于30cm×30cm×25cm;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物品包不大于30cm×30cm×50cm;

c.灭菌物品放置合理:灭菌包之间留有空隙,布类物品放在上面;

d.装物品的容器应有孔,灭菌前打开,灭菌后关上;

e.随时观察压力、温度情况;

f.灭菌物品干燥后方可取出;

g.定期监测灭菌效果。

④灭菌效果监测:

a.物理监测法:留点温度计;

b.化学监测法:化学指示卡或化学指示胶带颜色的改变;

c.生物监测法:是最可靠的监测方法。

(2)辐射消毒法:

1)日光暴晒法:

①用途:床垫、毛毯、书籍、衣服等。

②方法:曝晒6小时,定时翻动。

2)臭氧灭菌灯消毒法:

①用途:空气、医院污水、诊疗用水、物品表面等。

②方法:关闭门窗,消毒结束后30分钟方可进入。

(3)电离辐射灭菌法:橡胶、塑料、高分子聚合物、精密医疗仪器、生物医学制品、节育用具及金属等。

(4)微波消毒灭菌法:不能用于金属物品的消毒。

(5)过滤除菌:手术室、烧伤病房、器官移植病房等。

2.化学消毒灭菌法

(1)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1)物品先洗净、擦干。

2)根据不同物品的性能及微生物特性,选择恰当的消毒剂。

3)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使用方法及消毒时间。

4)消毒液中不放置纱布、棉花等物。

5)消毒物品全浸没:轴结打开、套盖掀开,管腔灌满消毒液。

6)浸泡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气体消毒后的物品应待气体散发后使用。

7)消毒剂应定期检测,调整浓度,进行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

(2)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1)浸泡法:耐湿、不耐热的物品,如锐利器械、精密器材等。

2)擦拭法:桌椅、墙壁、地面等。

3)喷雾法:空气及墙壁、地面等物品表面。

4)熏蒸法:室内空气和不耐湿、不耐高温物品。

①空气消毒:

a.纯乳酸:每立方米0.12ml,加等量水,时间30~120分钟;

b.食醋:每立方米5~10ml,加热水1~2倍,时间30~120分钟。

②物品消毒:常用甲醛消毒箱进行。

例题:

在乡卫生院工作的护士准备用纯乳酸对换药室进行空气消毒,换药室长4m,宽5m,高3m,需乳酸量

A.3.6ml

B.5.8ml

C.7.2ml

D.12.8ml

E.17.4ml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纯乳酸消毒每立方米0.12ml,加等量水,时间30~120分钟,故应4×5×3×0.12=7.2ml。

5)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灭菌法:透力强,具有高效广谱杀菌作用,灭菌剂。

化学消毒剂的选择:

分类

功效

常见举例

灭菌剂

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

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

高效消毒剂

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其孢子,以及绝大数芽胞

过氧化氢、高浓度含氯消毒剂

中效消毒剂

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等除细菌芽胞以外的微生物

醇类、碘类、低浓度含氯消毒剂

低效消毒剂

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亲脂病毒和某些真菌

酚类、胍类(氯己定)、季胺盐类(新洁尔灭)

(3)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1)过氧乙酸:

①使用方法:皮肤消毒;黏膜冲洗消毒;物品浸泡消毒;环境喷洒消毒。

②注意事项:

a.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

b.溶液刺激性强,注意防护;

c.阴凉通风处加盖保存、现用现配。

2)戊二醛:

①使用方法:2%戊二醛常用于浸泡不耐热的医疗器械、精密仪器,如内镜等,消毒时间20~45分钟,灭菌时间10小时。

②注意事项:

a.对碳钢类制品有腐蚀性,可加0.5%亚硝酸钠防锈;

b.灭菌后的物品在使用前用无菌蒸馏水冲洗;

c.接触时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及吸入体内。

3)含氯消毒剂

①使用方法:餐具、水、环境、疫源地等;

含有效氯0.2%的消毒液

用于被肝炎病毒、结核杆菌、细菌芽胞污染的物品消毒;

浸泡法、擦拭法;喷洒法;干粉消毒法。

②注意事项:

有腐蚀性和漂白作用,不适用于金属、有色织物及油漆家具的消毒。

4)过氧化氢:

①使用方法:丙烯酸树脂制成的外科埋置物、塑料制品、餐具、服装、饮水等,以及漱口、外科冲洗伤口等。

浸泡法和擦拭法

②注意事项:

a.对金属有腐蚀,对有色织物有漂白作用;

b.防止溅入眼中和皮肤、黏膜上;

c.消毒被血液或脓液污染的物品,应适当延长消毒时间。

清洁消毒灭菌:

5)碘酊:

①使用方法:2%碘酊用于皮肤消毒,1分钟后,用75%乙醇脱碘。

②注意事项:

a.刺激性强,不能用于黏膜消毒;

b.不能浸泡金属器械。

6)乙醇:

①使用方法:皮肤、物品表面、医疗器械等。

a.擦拭法;b.浸泡法。

②注意事项:

a.不宜用于黏膜和创面的消毒;

b.加盖保存,定期测定有效浓度;

c.浓度超过80%,消毒效果会降低;

d.注意加盖并避火保存。

7)碘伏:

①使用方法:用于皮肤和黏膜等。

②注意事项:

a.不用于二价金属制品的消毒;

b.如物品上存有大量有机物,应增加浓度、延长时间。

8)氯己定

①使用方法:外科洗手消毒、皮肤和黏膜消毒等。

a.擦拭法;b.冲洗法。

②注意事项:

a.不可在肥皂和洗衣粉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前、后使用和混合使用;

b.使用前先清洁消毒部位,带污垢的不能使用。

点击查看>>>备考专题2019年护士资格证考试章节试题免费做

点击查看>>>2019年护士资格证考试章节练习同步章节辅导汇总

点击查看>>>2018-2012年护士资格考试真题及试题答案 

点击查看>>>2019年护士资格证考试《专业实务》考试题库

点击查看>>>2019年护士资格证考试《实践能力》考试题库

护士资格证考试做题练习及答案:这里是编辑推荐的一部分试题,最新的哦。如果想做更多,请点击护士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页面 和历年真题页面 。

无菌技术

(一)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或传播给他人的一系列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措施。

(二)原则

1.环境 宽敞,清洁,定期消毒。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及更换床单等。

2.工作人员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3.操作

(1)操作者:面向无菌区;身体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手臂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不跨越无菌区;不触及无菌物品;不面对无菌区说话、咳嗽、打喷嚏。

(2)无菌物品:须使用无菌持物钳(镊)取用;一经取出,不得放回;不得在空气中暴露过久;疑有或已有污染时不可再用,予以更换或重新灭菌;一套物品一人专用,以防交叉感染。

4.物品管理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须分别放置,且有明显标志;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外须标明物品名称及灭菌日期,存放在清洁、干燥、固定的地方,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定期检查,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有效期7天。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

(1)无菌持物钳(镊)的种类:卵圆钳、三叉钳和长、短镊子。

1)卵圆钳:不能夹取较大无菌物品。

2)三叉钳:夹取较重的无菌物品。

3)镊子:夹取较小的无菌物品。

(2)无菌持物钳(镊)的存放

1)浸泡存放:消毒液浸没轴节以上2~3cm或镊子1/2。容器底部垫无菌纱布。

2)干燥存放

注意:每个容器内只能放1把无菌持物钳(镊)。

(3)无菌持物钳(镊)的使用法

1)取出:前端闭合、向下取出,前端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及消毒液液面以上的容器内壁。

2)使用:始终保持前端向下,使用时无菌持物钳(镊)保持在使用者胸、腹部水平移动,不可过高或过低。

3)放回:使用后立即闭合钳端,垂直向下放回容器内,并打开轴节浸泡消毒。

(4)注意事项

1)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夹取油纱布或进行换药、消毒等操作。

2)取放时,手指不可触摸其浸泡部位。

3)如取远处无菌物品,应将无菌持物钳(镊)放入容器内一同搬移使用。

4)使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以防在空气中暴露过久。

5)如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时,不可放回容器内。

6)定期消毒:浸泡存放:一般病房每周更换一次,使用频率较高的如手术室、门诊换药室、注射室等,每日更换一次。干燥存放:每4~6小时更换一次。

2.无菌容器的使用法

(1)无菌容器的种类:无菌盒、罐、贮槽等。

(2)无菌容器的使用。

1)查对:名称及有效期。

2)打开盖:手不可触及其盖的内面。盖的内面朝上放在桌上。

3)夹取物品:无菌持物钳及无菌物品均不能触及无菌容器的边缘。

4)盖盖:使用完毕立即盖严。

(3)注意事项

1)移动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容器底部,手不可触及无菌容器内边缘。

2)无菌物品一经从无菌容器中取出,不可放回。

3)无菌容器定期灭菌,每周一次。

3.无菌溶液取用法

(1)操作要点

1)检查:①标签:名称、剂量、浓度、有效期;②瓶盖有无松动,瓶壁有无裂痕;③溶液有无沉淀、混浊、变色、絮状物等。

2)开盖、倒液:手握瓶签,先倒少量溶液以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溶液至无菌容器中。

3)盖瓶塞:倒出液体后立即塞好瓶塞、消毒,翻转盖好,注明开瓶日期及时间,24小时内可再使用。

(2)注意事项

1)倒溶液时,溶液瓶与无菌容器保持一定距离;不可将无菌敷料或非无菌物品堵塞瓶口倒液,或伸入无菌瓶内蘸取溶液。

2)翻转盖瓶塞时,手不可触及瓶塞盖住瓶口的部分。

3)无菌溶液一经倒出,不能倒回。

4.无菌包的打开法

1)检查:名称、灭菌日期、化学指示胶带,无菌包是否包紧,有无潮湿。

2)打开包:解开系带,依次揭左、右角,最后打开内角,手只能接触包布外面。

3)取物品:①用无菌钳取出所需无菌物品;②如取全部物品,可将无菌包托在手上打开,另一手抓住包布四角将包内物品放入无菌区域内。

4)包扎:如未用完,则按原痕包扎,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有效期为24小时。

5.铺无菌盘法

(1)操作要点

1)手持无菌治疗巾上层下边两外面角,向上呈扇形折叠,内面向外。

2)手持无菌治疗巾的外面覆盖上层无菌巾,使上、下层边缘对齐,开口侧边缘向上反折。

3)注明铺无菌盘的名称及时间。

4)操作中不要跨越无菌区。

5)铺好的无菌盘应尽快使用,有效期不得超过4小时。

6.无菌手套的使用

(1)戴无菌手套法

1)核对:手套号码、有效期,无菌手套包是否包扎紧、无潮湿。

2)打开手套包:打开手套包,石粉涂抹双手,避开无菌区。

3)取手套:右手持手套反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戴上;右手手指插入左手手套的反折面(手套外面),取出戴好。

4)必要时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滑石粉;未操作时双手置胸前,不可接触工作服。

(2)脱手套法

1)右手捏住左手手套的外口,翻转脱下。

2)左手伸入右手手套的内口,翻转脱下。

3)将手套放入医用垃圾袋内处理。

(3)注意事项

1)手套外面为无菌区,应保持其无菌;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已戴手套的手不可接触未戴手套的手及手套的内面。

2)手套破损或被污染,立即更换。

3)不可用力强拉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以免损坏。

隔离技术

隔离是将传染源传播者和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和特殊环境中,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对前者采取传染源隔离,防止传染病病原体向外传播,对后者采取保护性隔离,保护高度易感人群免受感染。

隔离区域的设置和划分

1.隔离区域的设置

隔离区域应与普通病区分开设置,远离水源、食堂和其他公共场所。传染病区应设有多个出入口,以方便工作人员和病人分道进出。

病人的安置:

①以病人为单位

②以病种为单位

③凡未确诊、发生混合感染、有强烈的传染性及危重病人,应住单间隔离。

2.隔离区域的划分:

(1)清洁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更衣室、配膳室、值班室及库房等。

(2)半污染区: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医护办公室、化验室、病区内走廊等。

(3)污染区: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病室、厕所、浴室等。

隔离消毒原则

1.一般消毒隔离

(1)病室门口和病床应悬挂隔离标志。

门口备有浸消毒液的脚垫、泡手的消毒液、挂隔离衣的设备。

(2)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区必须戴工作帽、口罩,穿隔离衣。

穿隔离衣后,只能在规定范围内活动。

(3)病室及空气每日须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或用消毒液喷洒消毒。

每日晨间用消毒溶液擦拭病床及床旁桌椅。

(4)污染物品不得放于清洁区内,污染物品须先消毒再处理。

病人接触过的用物,须严格消毒后方可递交,如衣物、信件、票证、书籍等。

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须按规定经消毒处理。

需送出病区处理的物品,应放入专用污物袋,并有明显标志。

(5)病人的传染性分泌物经三次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或确已度过隔离期,经医生开出医嘱方可解除隔离。

2.终末消毒处理

(1)病人:

①出院或转科前沐浴,更换清洁衣服。

②个人用物须经消毒处理后才能带出。

③死亡的病人,用消毒液擦拭尸体,并用消毒液浸湿的棉球填塞口、鼻、耳、肛门、阴道,伤口更换敷料,并用一次性尸单包裹,送传染科太平间。

(2)病人单位:

①被服放入污衣袋,注明隔离用物,先消毒再清洗;

②病室消毒时,摊开被褥、竖起床垫、关闭门窗、打开床头桌,用紫外线灯消毒或用消毒液熏蒸消毒,消毒后通风,用消毒溶液擦拭家具、地面、墙面。

隔离种类

1.严密隔离

鼠疫、霍乱、非典型肺炎等烈性传染病。

主要隔离措施:

①病人住单人房间,门口挂有醒目标志,病人不得离开病室,不得随意开启门窗,禁止探视。

②进入病室,必须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隔离鞋,戴手套。

③物品一经进入病室即视为污染,均应严格消毒处理,污染的敷料装袋标记并送焚烧处理。

④室内空气、地面及距地面2m以下的墙壁、家具,每日消毒1次。

2.呼吸道隔离

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结核等。

主要隔离措施:

①同种病人可住一室,相互间不得借用物品,病人离开病室应戴口罩。

②接近病人时应戴口罩、帽子,必要时穿隔离衣。

③病人口、鼻及呼吸道分泌物经消毒后方可倒入专用下水道或焚烧。

④病室内空气每日消毒1次。

3.消化道隔离

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伤寒、细菌性痢疾等。

主要隔离措施:

①同种病人可居一室,不同种病人应尽可能分室收住,如同住一室两床间隔不少于2m,病人之间禁止交换物品。

②护理病人时,穿隔离衣、戴手套,消毒双手。

③病人的食具、便器、呕吐物、排泄物、剩余的食物等须严密消毒。

④病室地面、家具每日消毒液喷洒或擦拭。

⑤病室应有防蝇、防蟑螂设施。

4.接触隔离

如破伤风、炭疽、狂犬病等。

主要隔离措施:

①不同种病人分室收住,禁止接触他人。

②治疗和护理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皮肤有破损者,避免伤口换药及护理。

③已被污染的用具和敷料应严格消毒或焚烧。

5.血液、体液隔离

如乙型、丙型、丁型肝炎及艾滋病等。

主要隔离措施:

①同种病人可居一室,必要时单独隔离。

②护理时穿隔离衣、戴手套;可能产生血液、体液飞溅或飞沫时,戴上口罩、防护镜或面罩;操作前后,严格洗手或消毒手。

③注射器、针头、输液器、侵入性导管等:“一人一针一管一巾”。

④污染的用物,装入有标记的袋中,送出销毁或消毒处理。

污染的室内物品或物体表面,立即用消毒液擦拭或消毒处理。

⑤所采集的标本应有醒目标志。

6.昆虫隔离

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斑疹伤寒等。

主要隔离措施:

①病室有严密的防蚊设备。

②由虱传播的疾病,病人应洗澡、更衣,并经灭虱处理后方可进入同种病病室。

7.保护性隔离

如大面积烧伤、早产儿、白血病及脏器移植、免疫缺陷的病人等。

主要隔离措施:

①病人住单人房间。

②接触病人前须洗手,戴口罩、帽子、换鞋、穿无菌隔离衣;患有呼吸道疾病或咽部带菌者应避免接触病人。

③病室内空气、家具及地面等严格消毒。

隔离技术操作法

1.口罩的使用方法

(1)摘下后,将污染面向内折叠,放入小袋内。

(2)如有潮湿立即更换。若接触严密隔离的病人,应每次更换。使用一次性口罩不得超过4小时。

2.手的清洁与消毒

(1)“六步洗手法”:

1)掌心对掌心,两手并拢相互搓擦;

2)手心对手背,手指交错相互搓擦(交换);

3)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

4)用一手握另一手拇指旋转搓擦(交换);

5)弯曲一手手指各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

6)指尖在掌心转动搓擦(交换)。持续时间不少于15秒。

1)顺序:前臂、腕关节、手背、手掌、指缝及指甲;

每只手刷30秒,用流动水冲净,再重复一遍,共刷两分钟。

2)注意事项:

①刷手范围应超过被污染的范围;

②刷手时,身体应与洗手池保持一定距离;

③冲洗时,腕部应低于肘部,使污水流向指尖,避免弄湿工作服;

④刷手完毕,刷子要放回治疗碗内。

3.穿脱隔离衣

(1)操作要点

1)穿隔离衣

》检查隔离衣无破损、潮湿,型号合适。

》保持隔离衣内面及领部清洁。

》系领口时注意衣袖勿触及面部、衣领、工作帽。

》扎好袖口后手已污染。

》穿隔离衣后,不得进入清洁区,只能在规定区域内活动。

2)脱隔离衣

将部分衣袖塞入工作服袖内。

消毒双手时注意隔离衣不要污染洗手设备。

脱衣袖注意不要污染手。

将隔离衣在衣钩上挂好:如挂在半污染区,隔离衣的清洁面向外;如挂在污染区,则污染面朝外。

如隔离衣不再穿用,脱下后将清洁面向外折好,放入污染袋内。

隔离衣应每天更换一次;如有潮湿或被污染时,立即更换。

4.避污纸的使用

上面抓取,不可掀页撕取。

用后应放进污物桶内,集中焚烧处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精选医师